首页 > 设备知识 > 经验 > 装载机危险源辨识都有哪些,叉车维修危险源辨识

装载机危险源辨识都有哪些,叉车维修危险源辨识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2 22:34:55 编辑:设备回收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叉车维修危险源辨识

叉车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各类叉车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包括柴油车和电动车。 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 负责本岗位叉车装卸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负责本岗位叉车的充电或加油过程的安全作业,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操作; ● 负责本岗位叉车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4.1 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2 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其他不防滑的鞋类。 5 叉车作业安全要求5.1叉车驾驶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厂内机动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书,证书由所在单位统一保管时,应随身携带证书复印件。

叉车维修危险源辨识

2,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包括哪些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包括哪些

3,开铲车你的工作岗位有哪些危险应该怎样安全防范

铲车司机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如下:1、铲车输送物件时精神不集中,发生碰撞事故。预防措施:按安全规程操作,安全驾驶。2、铲车超高、超宽、超速行驶,发生碰撞事故,料箱掉落,零件碰伤。按安全规程操作,安全驾驶。3、运行之中,人机分离。预防措施:按安全规程操作,安全驾驶。4、铲车装卸料箱倒车,发生撞伤人、物事故。预防措施:铲车工倒车前必须向后观察无异常才能鸣号低速启动。铲车司机驾驶注意事项铲车电瓶调换时,起重机械故障(钢丝绳断脱、吊具断裂)造成电瓶坠落伤人。起重时现场必须有2人以上方能作业;起吊前必须检查钢丝绳、吊具的安全性能(是否有伤口、断裂处);起吊电瓶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放置于被吊起的电瓶底部。铲车停放时,铲车司机钥匙未拔造成无证人员擅自驾驶铲车致行人伤害。铲车工离开铲车必须关闭电源、拔下钥匙、拉起手制动、停放在规定位置;驾驶铲车必须要经过特种作业培训合格获得有效证件才能独立操作。
1、铲车输送物件时精神不集中,发生碰撞事故。预防措施:按安全规程操作,安全驾驶。2、铲车超高、超宽、超速行驶,发生碰撞事故,料箱掉落,零件碰伤。按安全规程操作,安全驾驶。3、运行之中,人机分离。预防措施:按安全规程操作,安全驾驶。4、铲车装卸料箱倒车,发生撞伤人、物事故。预防措施:铲车工倒车前必须向后观察无异常才能鸣号低速启动。5、铲车电瓶调换时,起重机械故障(钢丝绳断脱、吊具断裂)造成电瓶坠落伤人。预防措施:起重时现场必须有2人以上方能作业;起吊前必须检查钢丝绳、吊具的安全性能(是否有伤口、断裂处);起吊电瓶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放置于被吊起的电瓶底部。6、铲车停放时,铲车司机钥匙未拔造成无证人员擅自驾驶铲车致行人伤害。铲车工离开铲车必须关闭电源、拔下钥匙、拉起手制动、停放在规定位置;驾驶铲车必须要经过特种作业培训合格获得有效证件才能独立操作。
注意视野盲区的安全。工作地点的安全。
这个就是自身的安全。第二个是车辆的安全。第三个是他人的安全。在开铲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平衡。一定要注意底下和旁边的义务。
开铲车看待什么地方施工,如果实在坡上施工要注意到坡附近土质松软,场地人员时刻眼睛数好,倒车时候千万注意落铲时候和装车时候都要注意跟前人员和车辆的走动有预判性。

开铲车你的工作岗位有哪些危险应该怎样安全防范

4,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扩展资料: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一)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二) 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三) 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四) 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五) 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六) 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七) 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源辨识

5,危险源辨识怎么解释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危险源辨别方法 (1)危险源的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源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各种因素 广义划分法: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 (2)可能产生偏差的五个方面 人(培训不够、防护不当、个人身体原因、精神原因) 机(正常、异常、紧急三状态下的噪声、失控等) 料(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感染性) 法(方法不当、操作不当) 环(过分拥挤、通风不好、光线太暗或过强、温度太高或太低等) (3)危险源辩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主要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记录、事故树、事件树,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当前现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生产工艺过程辨识法。 (4)风险评价的方法:lec法 d =lec d—风险值 危险源风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无任何管理措施或防护手段 10 最近3年发生过4次以上的类似事件或事故 6 最近3年发生过4次以下的类似事件或事故 3 最近3年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或事故,但存在这种可能性 1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或防护措施,并发生可能性极小 0.1 2)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连续暴露 10 每天暴露 6 每周一次 3 每月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的暴露 0.5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10人以上死亡或100000元以上财产损失 100 2~9人以上死亡或10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45 1人以上死亡或50000元以上财产损失 15 伤残或3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7 重伤或1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3 轻伤或1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1 危险源风险分值(d)计算方法: d=l×e×c。 分数值(d) 危险程度 风险级别 >320 极其危险,不能连续作业 1级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2级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级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4级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5级

6,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包括哪些

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危险源辨别方法 (1)危险源的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源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各种因素 广义划分法: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 (2)可能产生偏差的五个方面 人(培训不够、防护不当、个人身体原因、精神原因) 机(正常、异常、紧急三状态下的噪声、失控等) 料(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感染性) 法(方法不当、操作不当) 环(过分拥挤、通风不好、光线太暗或过强、温度太高或太低等) (3)危险源辩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主要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记录、事故树、事件树,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当前现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生产工艺过程辨识法。 (4)风险评价的方法:lec法 d =lec d—风险值 危险源风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无任何管理措施或防护手段 10 最近3年发生过4次以上的类似事件或事故 6 最近3年发生过4次以下的类似事件或事故 3 最近3年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或事故,但存在这种可能性 1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或防护措施,并发生可能性极小 0.1 2)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连续暴露 10 每天暴露 6 每周一次 3 每月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的暴露 0.5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10人以上死亡或100000元以上财产损失 100 2~9人以上死亡或10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45 1人以上死亡或50000元以上财产损失 15 伤残或3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7 重伤或1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3 轻伤或1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1 危险源风险分值(d)计算方法: d=l×e×c。 分数值(d) 危险程度 风险级别 >320 极其危险,不能连续作业 1级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2级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级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4级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5级
文章TAG:装载机危险危险源辨识装载机危险源辨识都有哪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设备知识排行榜推荐